(1)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患者最易发生。在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应注意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一般在血容量补充时尿量达40毫升/小时后,补钾即应开始。
缺水症状:口渴不明显,甚至不口渴;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恶心、乏力、厌食、唇舌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
缺钠症状:以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为主。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时,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根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①轻度缺钠者血钠浓度在135毫摩尔/升以下;②中度缺钠者血钠浓度在130毫摩尔/升以下;③重度缺钠者血钠浓度在120毫摩尔/升以下。
低渗性缺水的补钠量计算公式为:
需补充钠量(毫摩尔)=[血钠的正常值(毫摩尔/升)-血钠测得值(毫摩尔/升)]x体重(千克)x0.6(女性为0.5)
此公式作为补钠安全剂量的估计。一般当日先补1/2量,其余的1/2量第2日补给。此外,注意补给每日的氯化钠,正常需要量为4.5克。
(3)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程度不同,症状也不同。高渗性缺水可分为三度:①轻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2%~4%,病人除口渴外,无其他临床症状。②中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4%~6%,病人极度口渴、烦躁、乏力、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少、尿比重增高。③重度缺水,缺水量大于体重的6%,病人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如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4)水过多(水中毒或稀释性低血钠)。钠不少,水过多(与低渗性缺水鉴别),较少发生。水进入组织内,使细胞内、外液渗透压下降。
不同类型缺水的特征详见表 2-35。
表 2-35 不同类型缺水的特征
缺水类型 | 丢失成分 | 典型病症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等渗性缺水 | Na、H₂O等比 | 肠瘘 | 舌干,不渴 | 血浓缩,血Na正常 |
低渗性缺水 | Na>H2O | 慢性肠梗阻 | 神志差,不渴 | 血Na↓ |
高渗性缺水 | H₂O>Na | 食道癌梗阻 | 口渴 | 血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