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版块
发帖
我的
积分商城
Loading...
动态
版块
重症论坛
登录/注册
请选择版块
支持原创软件,共创美好明天!
首页
»
版块列表
»
现代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发布新文章
发布时间
全部时间
一天内
一周内
一月内
三月内
一年内
自定义
自定义时间
排序顺序
按浏览量排序
按时间排序
搜索范围
仅标题
全文搜索
仅作者
子版块
默认
精华
最后回复
最新文章
58
论坛员工
凝聚药学智慧,讲好“中药”故事,共探中药新质生产力!
2025-07-21 17:34·医师报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守护人民的健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用好中医药,构建起符合国际标准又能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中药科学体系与临床评价体系,这些或许是我们未来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7月11日,由《医师报》社主办、天津红日药业公益支持的“健康中国 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在行动”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与药学专家们齐聚一堂,直面中药发展痛点,探寻突围之道,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深度对话。大会主席、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左笑丛教授在致辞中便指出了临床药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与科学评价,以加速中药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进程。左笑丛教授“本次研讨会核心议题紧密围绕张伯礼院士领衔的‘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展开。”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女士期待,此次会议能汇聚临床、药学领域的顶尖智慧,共同探索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现代中药发展新路径,深入探讨如何激发“现代中药-药学新质生产力”,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药学实践从传统的“循证医学”向更高维度的“价值医学”进行转变。张艳萍执行社长“中医药作为预防疾病、健康管理和养生保健的重磅武器,其科学应用至关重要。”左笑丛教授指出,“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在于如何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从“能用”到“精准用”“高效用”“安全用”的跨越。这要求打破中西药学科壁垒,实现高效协同,并促进药学与临床深度合作,深入理解药物特性与风险。中药应用需建立在循证证据基础上,支持个性化诊疗(望闻问切)。“因此,我们既要传承精华,更要运用现代科技阐明药效机理、提升质控水平、优化剂型,构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中药科学体系与临床评价体系。”开幕式由张艳萍执行社长主持。从循证医学到价值医学 医疗理念的革新与实践在学术讲座环节,山西白求恩医院魏孟玲教授介绍,循证医学(EBM)诞生于对经验医学局限性的反思,强调医疗决策需基于最佳科学证据、临床经验及患者价值三要素结合。它仍存在一定局限:过度依赖生物医学指标,忽视患者长期生活质量与成本效益等。为应对全球医疗体系困境,迈克尔·波特于2006年提出价值医学理念,旨在以相同或更低成本最大化医疗质量与患者体验。这一理念在中国2016年"三方五家"医改报告中正式引入,推动医保支付从“按服务付费”转向 “按价值付费”,聚焦患者体验、费用控制与健康提升。中国三明医改便是中国价值医学的实践典范,它通过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使得人均医疗费用降至全国1/3,基层诊疗量占比达57.61%,患者满意度98%。魏孟玲教授在中药创新案例中,血必净注射液的发展历程也是价值医学的一种重要体现。血必净注射液上市20年,秉承“循证永远在在路上”理念,持续丰富血必净疗效和安全性,物质基础和药效作用机制的证据体系。2023年5月,一项发表在《JAMA 内科学》的“一种中药注射剂对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必净显著降低脓毒症28天病死率7.3%。另一项发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 》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必净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5.5天和ICU住院时间4天。与此同时,血必净实现了从循证医学向价值医学的转变:通过降低单病种病死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强度及医疗费用消耗指数,助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达标,实现从“证据有效”到“医疗性价比”的升级。2024 年,天津市政府启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创新工程项目技术总师。血必净注射液为该项目的重点之一,将开展样本量超过 5000 例的真实世界研究,形成“诊疗即科研、科研促诊疗”的闭环体系,打造中医药循证研究的“中国范式”。中药注射剂的药物警戒 使命与担当广东省药理学会邓剑雄副秘书长指出,中药注射剂凭借多成分协同作用和起效迅速的特点,在急危重症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其成分复杂(含蛋白质、多糖等),直接入血易引发过敏反应,加之质量控制难度大,使其安全性面临挑战,凸显药物警戒的重要性。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科学监测与风险管控非常重要,以血必净注射液为例,企业建立了多渠道不良反应(ADR)收集体系(如说明书中的上报电话、官网模块)。2013-2016年,全国11省市93家医疗机构对31,913例患者开展大样本集中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未发生过敏性休克(发生率
0
0 49天前
107
论坛员工
新质生产力课题培训会长沙召开
编者按智创涌新潮研讨会上,来自129家医院近200名重症领域专家、临床医生及科研学者齐聚一堂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当下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血必净等中医药在脓毒症、ARDS等重症疾病的治疗中突破西医治疗瓶颈,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方案设计与实施、中西医结合、脓毒症中医辨证分型等相关内容进行研讨。2024年9月,血必净注射液入选“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该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项目技术总师,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培育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0
1 112天前
251
论坛员工
数字化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
0
0 188天前
320
论坛员工
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行业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12-26 17:58近日,一场以“多元、传承、创新”为主题的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共同探讨和分享传统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我国始终致力于中西医药的互补与协调发展。其中,成都兴城投资集团下属红日药业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血必净注射液,成为了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典范。其以西药形式承载中医精髓,实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自2004年上市以来,二十年临床科研诊疗发展,为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890万脓毒症病例,其中1100万死亡,病死率高达20%。在国内对脓毒症的研究尚处空白之际,红日药业携手医学专家,开启了国内脓毒症研究、科普与治疗先河。深耕循证,中医药现代化的正名之路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的实证基础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传统中医药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以中药古方和西药技术融合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在学术界及临床领域存在不少争论。为了让好药造福更多患者,众多危急重症和方法学领域的专家携手红日药业,以全球通用的循证医学方式,开启了血必净注射液的正名之路。红日药业不惜投入巨大的时间与资源成本支持循证,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科等多学科联动,众多三甲级医院参与循证。经多学科、多中心、多领域、多病种的随机双盲试验,多方证实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危重症的显著疗效,其研究成果先后被授予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重磅奖项,更填补了脓毒症、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新冠肺炎等治疗领域的空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多年循证,一朝亮剑,血必净注射液的循证成果,不仅擦亮了传统中医药的金字招牌,更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全新空间,为更多同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创新转型,红日药业引领中医药现代化之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合与创新,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今年,天津市启动了“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血必净注射液作为该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必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二次迭代升级。站在血必净上市二十周年的新起点上,红日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文元表示,红日药业将继续深化在先进制造、药材质量、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及临床价值研究等环节的投入与升级,全面提升血必净注射液安全性和质量稳定,在成都兴城投资集团的引领下,推动中医药行业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血必净注射液的成功经验为中医药解决人类健康难题开拓了新视角、新方法。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多“中国处方”将化身“世界良方”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守护美好未来。
0
0 189天前
302
论坛员工
张伯礼任项目技术总师 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启动
张伯礼任项目技术总师 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启动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07 09:01日前,我市召开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启动会。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项目技术总师,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培育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天津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张伯礼表示,天津市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基地,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现代中药研发和生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经验。天津市中药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面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天津市中药产业也面临着“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制约问题,如“重磅炸弹”品种稀缺、品种梯队培育不足、产品价值挖掘不够等,亟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破解难题。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规模达1.8亿元,共包含5个项目。其中,中药大品种新质生产力培育项目共4项,分别由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通过开展中药智能生产线建设、生产工艺优化、作用机制研究等,围绕芪参益气滴丸、速效救心丸、血必净注射液、肾炎康复片4个品种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中药新质生产力培育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项,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承担,针对中药产业和中成药品种的核心共性“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该项目完成后,将形成以创新、绿色、高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创新核心技术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0
0 189天前
242
论坛员工
新质生产力赋能古老中医药创新发展
0
0 189天前
220
论坛员工
两会访谈:守正创新,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0
0 189天前
308
论坛员工
新华网 | 天津启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
9月29日,“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启动会在天津举行,旨在通过实施科技专项牵引,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中药产业链中,推动天津中药产业进一步改造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出席启动会并致辞。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企业界代表参加相关活动。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发展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此次启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是天津推动中药产业链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对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该项工程的技术总师张伯礼指出,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整合优势科技资源与企业品种深度对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新型产教研融合共同体,解决阻碍中药品种发展的技术瓶颈,达到高临床价值、高生产效率和高市场认可的目标,更好服务于临床应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启动仪式现场据悉,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是天津市科技局立项支持的重大科技项目,总目标是构建中药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技术体系,打造示范性中药智能制造生产线,培育具有高科技内涵的中药大品种群。根据“系统化设计、个性化研究”原则,该项工程采用“1+4”项目布局,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承担1个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天士力医药集团、津药达仁堂集团、天津同仁堂集团、天津红日药业分别承担各自品种的研究任务。
0
0 189天前
加载更多 »
快速发帖
高级模式
发表
登录之后更精彩~
登录
注册
7.3.5
© 2015-2025
您的IP:216.73.216.125,2025-09-19 08:12:07,Processed in 0.67358 second(s).
Powered by
HadSky
中国最权威的重症论坛